智能制造LOGO
首页> 政策> 详情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7-04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作者:本网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湖政发〔2017〕3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10日

  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路径,是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提升我市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浙政发〔2017〕23号)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开放活市”战略,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打好“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大数据+”“能耗-”“污染-”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湖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围绕质量效益、创新能力、人才引育、绿色发展、集聚集约五大方面,高质量完成具有区域带动效应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经过4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实现“四个一批”“五大提升”。“四个一批”即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一批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一批“隐形冠军”、一批知名品牌,“五大提升”即传统制造业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创新体系实现新突破、人才引育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再上新水平、空间布局完成新优化,打造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样板区,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最终实现“提质增效、焕发青春”的总体目标。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强化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到2020年底,传统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7%左右,市级以上品牌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率达到55%,全市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家、“金象金牛”企业13家、“隐形冠军”企业2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

  创新能力。注重创新驱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业研发投入和产出明显提高,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底,传统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技术改造投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人才引育。重点人才引进和培育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力争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新引进和培育国家及省“千人计划”人才35人,“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和人才达到500个左右,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2500人以上,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

  绿色发展。绿色制造普遍应用,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到2020年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5%,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集聚集约。科学规划传统制造业平台布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建设。到2020年底,打造10个以上百亿产业集群,新改扩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园15个,新入驻符合小微企业园、标准厂房规范要求的企业4000家以上。

  (三)基本路径

  坚持“创新升级、整合优化、集聚入园、有序退出”四条路径,全力推进我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升级。坚持将创新作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核心动力,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传统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

  整合优化。坚持企业主体,加大整合提升力度,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培育优质行业领军企业,优化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引导资源要素向产出效益好的企业配置。

  集聚入园。坚持推进产业集聚,科学优化布局,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和标准厂房,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园区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动一批传统制造企业入园集聚。

  有序退出。坚持多措并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低小散”“脏乱差”问题企业(作坊),推进存量低效用地再利用,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

  二、主要产业

  根据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立足湖州发展实际和产业现状,确定纺织产业、金属加工产业、家具竹木产业、建材产业、蓄电池产业、电梯电机等传统制造业,作为我市改造提升重点领域,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引领全市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一)纺织产业

  重点领域:重点改造提升精品纺织面料、丝绸、童装、化纤等四大行业领域,延伸羊绒、非织造布等其他相关产业,加快整治淘汰小毛纺、砂洗印花、小织造等产业。

  主要目标: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时尚化发展;支持开发纺织新材料、新面料,推进纺织产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设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纺织基地;加快小毛纺、经编等“低小散”产业淘汰整治,对达不到纳管条件的企业一律实施关停,加快企业入园集聚;加快吴兴区砂洗城建设,完成小砂洗和小印花企业(作坊)入园集聚,关停淘汰园区以外的全部印花企业。力争到2020年底,纺织产业质量效益显著增强,新产品、新生产组织模式快速发展,高品质、功能性、智能化产品比重大幅提升,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童装、丝绸、纺织面料、化纤的重要生产基地,“童装之都”“丝绸之府”“中国长丝织造名城”“中国衬布名城”等区域产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主要路径:(1)纺织面料。以长兴县、吴兴区等为重点区域,围绕应急救援、军用、户外等需求,大力发展抗静电、蓄热保暖、吸水速干、消臭抗菌、防紫外线等特种功能性面料。加强化纤面料研发,探索家纺产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洁净家居纺品、装饰家居纺品、时尚服饰纺品等,将文化元素融入家纺产品,提升家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2)丝绸。以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等为重点区域,向“品质湖丝、品牌真丝、时尚丝绸”方向改造提升,稳定优质蚕茧供应,推进茧丝综合利用,提升蚕丝的品质水平,提高真丝服装的时尚营销能力。加强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国内元素与国际元素的融合,丰富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3)童装。重点围绕品牌童装、精品童装,引导企业加强设计、研发,加快技术改造,培育全国名牌产品,推动童装产业向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提升创新设计、智能制造水平,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快童装企业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柔性化、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形成以品牌、质量、设计、服饰文化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4)化纤。以长兴县、吴兴区、南浔区等为重点区域,依托新凤鸣、华祥高纤、桐昆恒腾、尤夫高纤等企业,重点发展差别化、功能化、高端化产业用涤纶纤维和功能性高端锦纶纤维,石墨烯化纤材料等高性能纤维,PE/PET、PE/PP等非织造专用纤维原料。拓展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电力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化纤产品向高端化发展。(5)小毛纺、砂洗印花、小织造等行业。小毛纺产业方面,加快规划建设南浔区善琏镇、双林镇等区域新型纺织园建设;以环境、安全、职业卫生等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风险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治,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砂洗印花产业方面,按照“综合整治、产能配套、减少家数、集中入园、提升设备、彻底治污”的要求,通过实施集中供热,提高水循环利用率,规范污染治理,实现产业集聚。小织造产业方面,加快规划建设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三个织造产业园和若干个园中园,加快入园集聚,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绿色生产。

  (二)金属加工产业

  重点领域:重点改造提升不锈钢及棒、线材,金属管道,铝合金,铜加工及电磁线等四大领域,加快整治淘汰小铸造等产业。

  主要目标:改造提升不锈钢及棒、线材,金属管道,铝合金,铜加工及电磁线等行业,延伸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推进产业向特色化、高端化升级;对安全设施不到位、排放不达标的小铸造企业实现全部淘汰;力争到2020年底,我市金属管道等行业在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领域实现新的发展,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打造形成国际知名、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特种金属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主要路径:(1)不锈钢及棒、线材。以南浔区、湖州开发区等为重点区域,依托永兴特钢、富钢等龙头企业,促进不锈钢行业内优势企业跨地区整合过剩产能,向“特殊工艺、高端品质”改造提升,着力开发耐热、耐腐蚀、高强度等高性能不锈钢,工模具钢冶炼、不锈钢制品、螺纹钢轧制等,以及百万千瓦电站用锅炉不锈钢、焊丝用不锈钢、冷镦用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和节镍型不锈钢等新钢种。(2)金属管道。以吴兴区、南浔区等为重点区域,依托久立集团、金洲集团等企业,产业向“特殊材料、高端应用”改造提升,鼓励发展应用于电站(包括核电)、石化、页岩气、医药等领域的特殊不锈钢管道,开发舰艇、飞机、潜艇等核心构件和军工用特殊钢材,发展可替代进口的不锈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3)铝合金等合金材料。以吴兴区、湖州开发区等为重点区域,依托栋梁新材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推动铝合金向“特殊领域、高新材料”改造提升,围绕航空、交通、电力、建筑等特殊领域,大力发展新型铝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铜合金材料等。(4)铜加工及电磁线。以南浔区、安吉县等为重点区域,不断推进铜加工、电磁线、特种线缆等,以练市镇南浔区特种电磁线产业园区为依托,推动电磁线向“特殊功能、高附加值产品”改造提升,重点开发无公害电磁线、变频电机与仪器仪表专用特种电磁线、特种漆包铝圆(扁)线、耐压耐腐蚀电磁线等,发展低烟无卤环保电线电缆、核电电缆、海底电缆、轨道交通电缆、石油平台电缆及新能源电缆等高附加值产品。(5)小铸造。以南浔区、德清县为整治重点县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去产能”的工作要求,加大关停淘汰力度,进一步倒逼企业关停并转,加大向集聚区搬迁集聚或就地提升工作力度。鼓励兼并重组,对规下小铸造企业进行整治提升,未达要求的全部淘汰关停。

  (三)家具竹木产业

  重点领域:重点改造提升竹业、木业、椅业等三大领域,延伸装饰材料、特色家具等领域。

  主要目标:围绕竹业、木业、椅业等领域,推进定制化、品牌化、环保化发展,“绿色标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改造提升效果显著,家具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设计水平得到提升。力争到2020年底,完成“低小散”企业整治3500家以上,“中国实木地板之都”“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木皮之乡”三大细分领域区域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较大影响力。

  主要路径:(1)竹业。以安吉县等为重点区域,加大“低、小、散”整治工作,拆除无环保处理的白竹蒸煮清洗企业(作坊),减少竹拉丝、染色企业等,提升产品档次、产品质量水平及安全生产水平。依托永裕竹业、天振竹木等龙头企业,推进“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的应用,大力发展推广无限长新型竹结构材,重点开发与推广重组型竹质装饰材、竹质复合环保装饰材料,薄型竹材重组板竹地板,竹质连接件、竹质墙体材料等竹质结构材,大力开发竹质生物制品、竹纤维制品行业和竹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茶艺、花器、竹包等各类新用途产品,以及新花式品种竹工艺品等家饰用品、建筑用材等。构建全竹利用产业链,推动全竹利用模式对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木业。以南浔区、德清县等为重点区域,加快“低、小、散、乱、污”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木业行业生产经营。木地板产业按照“集成化、系列化、智能化”思路,积极开发重量轻、能耗低的生态地板、阻燃功能型地板、环保型实木(复合)地板,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向智能家居方向发展。加快洛舍中国木皮市场建设,积极强化上下游环节协调整合,延伸生产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建设形成木皮、钢琴、木制品生产及相关产品展示为主的全国知名综合性服务市场。(3)椅业。以安吉县等为重点区域,以“绿色、健康”为导向,积极做强龙头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培优发展模式。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加大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加大“互联网+”“机器人+”在椅业等家具制造业中的融合应用,着力做强办公椅、功能椅和休闲椅三大优势领域,不断拓展家具产品品类,开发生产沙发、系列柜等客厅家具系列产品。针对需求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的趋势,支持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延伸发展全屋定制一体化家居产品,开发小批量、个性化、创意性的家居产品。积极探索发展绿色家具设计服务,为绿色家具制造提供有力配套。

  (四)建材产业

  重点领域:重点改造提升水泥、耐火材料、玻璃、墙体材料等四大领域,延伸粉体、石墨等其他相关产业,加快粘土砖瓦窑、膨润土等产业整治淘汰。

  主要目标:大力推进长兴县非金属制品制造业省级试点建设,建设全国新型建材基地、全国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以及国内影响力较大的耐火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对膨润土、粘土砖瓦窑等“低小散”行业整治,严控膨润土开采,粘土砖瓦窑实现全部关停淘汰。力争到2020年底,建材产业突破发展一批高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以及节能减排主要指标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主要路径:(1)水泥及制品行业。以长兴县、德清县、南浔区等为重点区域,着力推进南方水泥协同处置污泥、危废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园区绿色化改造,打造花园式工厂,加快向绿色化、循环化方向提升,着力发展高强水泥、专用水泥等特种水泥产品,延伸水泥产业链,大力推广混凝土掺合料,推进特种砂浆研发生产,大力发展适应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施工要求的部件化制品。(2)耐火材料。以长兴县、德清县等为重点区域,依托瑞泰、父子岭特种等耐火材料龙头企业,积极与浙江大学、郑州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合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着力开发军用、航天、航空、核电、过滤环保等新领域所需的高性能隔热、高辐射率节能、高导热和高导电、快速蓄热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耐材产品,推进耐材产业高端化、特种化发展。(3)玻璃行业。以长兴县、德清县等为重点区域,依托旗滨玻璃、三星新材等企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玻璃、真(中)空玻璃、防撞安全玻璃等功能性玻璃,力争在高端运输装备用风挡玻璃、舷窗玻璃制品、高世代TFT—LED平板显示器玻璃基板等领域寻求突破。(4)墙体材料。以长兴县、德清县等为重点区域,依托长兴特拉建材、伊通以及德清开元等龙头企业,加快向一体化、绿色化方向提升,发展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与屋面材料、外墙保温材料、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推进装饰装修构件部品工厂化生产。依托荣润、大东吴、龙溪等新墙材企业,协同处置污淤泥等,积极开展清洁化生产技术改造,促进墙材行业绿色制造。(5)膨润土。以安吉县为重点整治区域,规范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学规划膨润土产业发展集中区,杜绝低小散式膨润土作坊式加工,扶持培育膨润土龙头企业2家,集群内企业按规划全部实现集聚入园。加大资源要素节约利用,提高土地、电力、原料消耗产出效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优化市场产品结构。

  (五)蓄电池产业

  重点领域:重点改造提升新型电池、蓄电池基础材料等。

  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蓄电池产业规上产值达到380亿元,其中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占比达到20%,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和重要产业基地。

  主要路径:(1)新型电池。依托超威、天能、兴海能源等企业,积极突破电池结构、正负极材料等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和能量密度高、适应性强的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依托高成绿能,重点开展军用和民用的便携用、应急用等储能型燃料电池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研究。加快前沿性新型电池研究,探索发展超级电容器、石墨烯基铅炭超级电池、纳盐电池、水锂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2)蓄电池基础材料。加快蓄电池相关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重点依托天能、超威等企业,积极发展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钛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NCA)三元复合材料等电池正极材料,新型碳基复合、硅基复合、硅碳复合等负极材料,加快推进石墨烯材料在电极中的产业化应用研究。推进隔膜材料、电解液技术创新,重点开发高离子电导率、高强度、高安全性、自修复的各类聚合物、非织造布、陶瓷隔膜材料及低成本、不易挥发和高离子迁移速率的电解液。

  (六)电梯电机产业

  重点领域:重点改造提升电梯、电机两大领域。

  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底,电梯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智能电梯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规模以上电梯整机及配套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成功打造全国产销规模最大、产品系列最齐、产业配套最好、创新能力最强的“中国电梯之都”。力争到2020年,电机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品结构较为合理,产业链基本完善。

  主要路径:(1)电梯产业。进一步发展电梯配件生产企业,加快为整机企业提供配套,努力形成产业链条完整、配套完善的电梯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引领电梯产业发展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推进南浔区电梯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基本形成电梯整机及核心部件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水平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2)电机产业。依托中电科21所浙江分所等科研机构,以电机永磁化、控制数字化、系统集成化为方向,重点发展特种电机、大功率交流伺服电机、永磁无刷电机及控制系统,向工业自动化特种电机、医疗设备电机、军用电机等多方面拓展,推进现有电机企业向生产规模化、制造智能化、产品系列化发展。依托优势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培育引进整机生产企业和先进技术设备,推进小功率电机向生产规模化、制造机械化、产品系列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议价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联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纺织、化纤、椅业、木业、不锈钢等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推进智能产品创新、智能车间示范、智能管理提升、智能服务培育和智慧园区创建五大行动。运用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品,组织实施产品智能化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建设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围绕智能制造重点领域,提升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协同制造能力。到2020年底,传统制造业实施总投资10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2000台,传统制造业规上企业全部实现上云,培育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试点企业20家、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20家。

  (二)大力推进绿色制造。结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为抓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加大绿色制度供给和要素保障力度,以新型墙材、木地板、座椅、童装等产品为重点,开展绿色产品认定。率先分类试点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厂、绿色循环园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制造模式。建立健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机制,将湖州建设成为全国“绿色智造名城”。到2020年底,完成200家以上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重点围绕童装等传统制造业,加快建设一批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创建一批省级以上重点研发机构,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在高端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依托湖州市制造业战略咨询委员会等智力支撑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专家力量,成立重点产业专家指导组,加强对产业技术路线等的指导。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推动童装、丝绸、椅业、竹业等行业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建设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家,新增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50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00家。加快推进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国家质检中心达到4家,省级质检中心达到8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达到2家。

  (四)健全人才引育体系。围绕传统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以人才引育助推产业发展,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科技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9360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教育,培养本地金蓝领高技能人才。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环境,在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基本形成与传统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力争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新引进和培育国家及省“千人计划”人才35人,“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和人才达到500个左右,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2500人以上,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

  (五)梯度培育优强企业。围绕“双金”“双高”企业、上市挂牌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四新”小微企业培育工作,努力培育一批影响力较强的知名企业。推动有条件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挂牌,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引导上市公司加快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创新“金象金牛”大企业培育举措,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进一步强投入、扩体量、创品牌。进一步完善“双高”培育企业服务机制,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小微企业和“隐形冠军”。以“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为路径,重点推进砂洗印花、童装、非织造布、竹业、椅业、木业、金属管道等细分行业中的企业培大育强。到2020年底,传统制造业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家、“金象金牛”企业13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培育“隐形冠军”企业20家,新增“小升规”企业400家以上。

  (六)推进质量标准品牌建设。以“浙江制造”为核心,充分发挥质量示范效应,加大传统制造业质量升级。大力推进“标准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围绕纺织印染、羊绒制品、椅业、木地板、板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对标、达标、提标行动,组织相关行业、重点产品与国际先进标准进行比对,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先进标准,提升标准话语权。培育和发展制定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组织,加强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在蓄电池、木地板、电磁线、金属管道、办公椅、化妆品等方面开展绿色产品标准制定。大力开展“绿色制造”标准化试点,积极探索标准化支撑绿色转型的路径。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推进南浔木地板、长兴动力电池、安吉椅业、德清绿色板材、吴兴金属管业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推动湖州制造业抢占“浙江制造”品牌高地。到2020年底,传统制造业培育“浙江制造”品牌企业45家、“浙江制造”认证企业15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5个、“浙江制造精品”产品15个。

  (七)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围绕传统制造行业,依托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级及以上高新区(开发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先进制造业县区基地建设,坚持“亩均论英雄”,开展“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争创省级以上智慧集群试点。依托现有的工业园区、科技孵化器等,鼓励多渠道资本参与,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以市场化手段运营。科学布局小城镇产业,建设小微企业园和标准厂房,严格准入标准,重点引导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入驻。到2020年底,传统制造业领域打造10个以上百亿产业集群,新增培育2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新增小微企业园区和“双创”基地40家,新改扩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以上。

  (八)增强国际竞争力。把握“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走出去”为着力点加快对接全球市场。积极构建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国内竞争新优势,提升竹木业、椅业、童装、纺织、金属管道等传统产业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加大自主品牌出口比例,巩固扩大国际市场中产品份额。鼓励企业在全球各地范围建立品牌、营销网络和战略资源渠道,通过海外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建立国际化生产、研发、设计等基地。支持企业进入境外经贸合作区集聚发展,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力争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培育“基地在海外、营销在全球、总部在湖州”的本土跨国企业总部中心达到5家以上。

  (九)整治“低小散”等问题企业。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不断腾出要素资源和发展空间。以“四无”企业(作坊)为重点,通过实施淘汰落后、污染减排、能耗对标、安全生产、质量对标等专项整治,全面深化“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加大“四无”企业(作坊)的排查力度,对明确关停的、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作坊)坚决依法予以出清。积极处置“僵尸企业”,完善“僵尸企业”基本档案,以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重整、破产清算为主要途径,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出清。到2020年底,“低小散”问题基本治理到位,每年淘汰和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1000家以上,腾出用能空间10万吨标煤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全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统筹推进、协调服务、监督指导等工作。发改、经信、财政、科技、国土、环保、金融、安监、质监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区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结合市领导牵头协调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工作,落实“八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产业发展。落实推进责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协同有力的工作制度,建立专项督查和考核机制,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评估及年度考核。

  (二)加大政策激励。积极推荐全市发展基础较好、转型思路清晰、保障措施有利的行业,争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市级行业试点,加强与省政府及省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接,争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企业技术改造、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等省级相关政策支持,在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政策扶持力度,形成省、市、县区工作合力和政策支持合力。设立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专项基金,统筹产业、科技、财政、土地、能源、环保等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支持力度。

  (三)强化金融支持。加快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构建传统制造业与金融业“产融结合”新形态。设立绿色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传统制造业的投入力度,通过依法放宽准入、健全定价机制、减免税费、实施补贴和完善土地政策等措施,支持绿色发展基金及其支持项目的运作;支持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发行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以及绿色公司债券筹集资金,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全面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改造和绿色低碳发展。

  (四)深化改革倒逼。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生根,深化“零土地”技改审批方式改革。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减税清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深化企业综合评价,制定并全面落实差别化用水、用能、用地、排污、信贷等细化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差别化的人才、科技等扶持政策。加强企业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建立完善指导服务、督查推进和检查考核工作机制,强化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分行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季度、年度督查和通报,建立市、县区、乡镇联动机制,形成上下合力、全力推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报纸、广电、网络等媒体作用,以省级试点行业、企业为切入点,重点围绕科学谋划、加快推进、改造成效等方面,广泛宣传报道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在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做法与经典案例,加大对“低小散”“脏乱差”整治推进不力、改善不明显的负面典型报道,着力在全市营造良好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氛围。

  五、本行动计划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湖州市传统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基本情况

  3.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

  附件1

  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钱三雄

  副组长:李上葵

  成 员:徐晏平(市政府)

  丁泉观(市政府)

  邱见春(市委组织部)

  吴 伟(市委宣传部)

  梅梓华(市发改委)

  丁芳芳(市经信委)

  王志芳(市科技局)

  周建明(市财政局)

  王 树(市人力社保局)

  王晓军(市国土资源局)

  李全明(市建设局)

  戴 健(市规划局)

  褚连荣(市商务局)

  沈昕耀(市环保局)

  臧学萍(市统计局)

  张伟林(市安全监管局)

  许 宏(市市场监管局)

  宋 波(市质量技监局)

  钱洪文(市金融办)

  郑锦国(市人行)

  车少宏(市产业集团)

  陈 江(吴兴区政府)

  杨卫东(南浔区政府)

  王琴英(德清县政府)

  杨中校(长兴县政府)

  陈永华(安吉县政府)

  凌建荣(湖州开发区管委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丁泉观、丁芳芳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湖州市传统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基本情况

序号

所属

行业

企业名称

所在地

主要产品

1

纺织

产业

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吴兴区

纺织印染

2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吴兴区

丝绸

3

湖州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

吴兴区

童装

4

浙江布衣草人服饰有限公司

吴兴区

童装

5

林芊国际服饰有限公司

吴兴区

童装

6

浙江不可比喻服饰有限公司

吴兴区

童装

7

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

吴兴区

低碳超仿真纤维、高强度纸管等

8

华祥(中国)高纤有限公司

吴兴区

聚酯切片、PET、涤纶长丝

9

浙江华港涤纶实业有限公司

吴兴区

差别化涤纶丝、经编织布等

10

浙江彩蝶实业有限公司

南浔区

内衣、服装、针纺织品、纺织面料

11

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

南浔区

品牌服饰、高端代工

12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南浔区

涤纶工业丝、浸胶帘子布等

13

浙江金三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长兴县

非织造布

14

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

长兴县

差别化纤维及聚酯纤维

15

安吉永宁尔纺织有限公司

安吉县

蒸呢布、弹性布、衬布里料等

16

金属

加工

产业

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吴兴区

南浔区

不锈钢及特种合金管材

17

金洲集团有限公司

吴兴区

金属管道

18

浙江栋梁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吴兴区

建筑型材、铝加工材、民用铝制品

19

浙江米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吴兴区

铝合金型材

20

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南浔区

不锈钢冶炼、不锈钢棒线材等

21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浔区

特种电磁线、绕组线

22

先登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浔区

电磁线、无氧圆铜杆

23

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浔区

电磁线、铜线、纸箱等

24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湖州开发区

特种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

25

家具

竹木

产业

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

南浔区

木地板、木门、家具

26

久盛地板有限公司

南浔区

木地板、木门、家具

27

德华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德清县

木板、木制品、家具

28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德清县

户外家具

29

浙江天振竹木开发有限公司

安吉县

竹木制品、竹地板、强化复合木地板

30

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县

竹地板、竹家具、竹饰材

31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县

家具及配件、办公用品

32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县

座具及配件、电动按摩器械等家具

33

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县

家具、家具配件等

34

建材

产业

华盛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德清县

各类PVC塑料异型材、门窗等建材

35

浙江三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德清县

温储藏设备玻璃门体及深加工玻璃

36

浙江开元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德清县

新型墙材

37

湖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长兴县

水泥制造

38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长兴县

玻璃制造

39

浙江特拉建材有限公司

长兴县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

40

长兴伊通有限公司

长兴县

新型墙材

41

蓄电

产业

天能集团

长兴县

铅酸蓄电池等

42

超威集团

长兴县

铅酸蓄电池等

43

浙江江森自控电池有限公司

长兴县

铅酸蓄电池等

44

浙江长兴铁鹰电气有限公司

长兴县

铅酸蓄电池等

45

浙江宝能电源有限公司

长兴县

铅酸蓄电池等

46

长兴一鼎电源有限公司

长兴县

铅酸蓄电池等

47

电梯

电机

产业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南浔区

电梯

48

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南浔区

电梯

49

怡达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南浔区

电梯

50

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南浔区

家用电器电机

51

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南浔区

家用电器电机

52

浙江科宁电机有限公司

南浔区

家用电器电机


附件3

湖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

序号

企业名称

项目主要内容

起止年限

总投资

(亿元)

形象进度

项目

所在地

总计:项目48个

282.1

——

——

纺织产业

148.3

——

——

1

湖州丝绸小镇

建设茧丝绸产业三大中心,建成具有特色产业、旅游功能的5A级景区,打造“国际丝绸时尚中心”“东方丝绸交易中心”和“丝绸文化体验中心”

2015-2017

61

实施阶段

吴兴区、南浔区

2

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

三期年产3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

2017-2019

30

基础建设

长兴县

3

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45万吨功能性、共聚共混改性纤维项目

2017-2019

18

二期主体建设

吴兴区

4

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26万吨差别化纤维深加工项目

2016-2017

10.5

设备入场

吴兴区

5

湖州织里童装园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织里镇童装产业园二期项目

2016-2018

8.6

二期推进

吴兴区

6

浙江王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形成年产75000吨产业用特种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能力

2016-2019

6.6

项目实施阶段

长兴县

7

湖州南浔载信亚麻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花色高支亚麻纱3000吨、亚麻布2500吨

2016-2019

5.2

实施阶段

南浔区

8

浙江百联无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30000吨水刺无纺布项目

2017-2019

3.3

基础设施建设

德清县

9

莱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印染加工16000万米高档织物面料生产线搬迁技改提升项目

2017-2019

2.6

基础建设

长兴县

10

浙江捷凯实业有限公司

年产3200万米高档织物面料建设项目

2015-2019

2.5

二期筹建

长兴县

金属加工产业

57.4

——

——

1

湖州有恒铝业有限公司

高性能铝合金异型材项目

2017-2019

11.5

实施阶段

吴兴区

2

浙江金洲管道工业有限公司

年产25万吨高品质ERW钢管和新型螺旋焊接钢管和新型螺旋焊接管项目生产线

2016-2019

8.5

基础建设

吴兴区

3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25万吨高品质不锈钢和特种合金棒线项目

2015-2018

8

设备安装调试。

湖州开发区

4

浙江诚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年产744万套厨电核心关键部件

2017-2019

6.1

基础设施建设

德清县

5

湖州久立电气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年产高品质铜杆18万吨项目

2017-2019

6

开工建设

南浔区

6

浙江三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电器用线材及节能技改项目

2017-2018

4.2

开工建设

南浔区

7

湖州鑫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太阳能光伏组件用铝质(铜质)焊带7000吨、铝质电磁线2000吨

2016-2018

3.5

项目建设中

南浔区

8

久立电气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年产20万吨2.6--8mm电工用铜线坯及精密导线

2016-2018

3

实施阶段

吴兴区

9

浙江飞华科技有限公司

飞华高压钢管塔及钢棒项目

2016-2017

2.7

部分厂房结顶

吴兴区

10

浙江巨创不锈钢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600万平方米不锈钢厨具专用板材精加工项目

2017-2019

2.2

主体厂房建设中

德清县

11

浙江舜翔商贸有限公司

新建24万吨/年现代化钢材加工中心

2017-2018

1.7

基础建设

德清县

家具竹木产业

31.2

——

——

1

永艺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240万套智能家居生产项目

2016-2019

6.3

基础建设

安吉县

2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300万套健康坐具生产线项目

2017-2019

6

基础建设

安吉县

3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2500万套纳米级磁性保健床垫及相关用品生产线项目

2016-2019

5.5

基础建设

安吉县

4

浙江天振竹木开发有限公司

年产1000万平方米WPC新型复合地板、200万平方米竹地板生产线项目

2016-2018

5

试生产中

安吉县

5

浙江启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3000万平方米PVC木纹膜及100万平方米集成木屋及100万平方米PVC复合地板生产线项目

2017-2018

2.2

基础建设

安吉县

6

湖州南浔福昌地板厂

年产木地板200万方

2016-2017

1.4

项目主体建设中

南浔区

7

浙江华盛惠业家具有限公司

年产木质家具50万件

2017-2018

1.2

项目桩基施工

南浔区

8

浙江捷融家具有限公司

年产5000套高端木器家具项目

2017-2018

1.2

设备入场

德清县

9

浙江玛拉蒂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00万套智能转椅及办公桌椅生产线项目

2016-2019

1.2

试生产中

安吉县

10

浙江佶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6万吨竹炭、1万吨竹活性炭生产线项目

2017-2018

1.2

厂房改造中

安吉县

建材产业

12.5

——

——

1

德清高盛玻璃有限公司

年产150万套冰箱塑料件及中空玻璃

2016-2018

2.3

实施阶段

德清县

2

浙江鲁班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各类防水涂料4.5万吨、高分子防水卷材500万平方米、保温材料100万平方米、路面透水砖50万平方米项目

2016-2019

2.2

实施阶段

德清县

3

浙江五龙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年产100万吨混凝土外加剂循环产业项目

2014-2019

2.2

实施阶段

德清县

4

湖州天立新材有限公司

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

2016-2017

1.6

实施阶段

吴兴区

5

浙江盛德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年产30000吨环保型高炉无水炮泥

2016-2017

1.2

实施阶段

德清县

6

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50000m3超低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1200吨海军舰船配套新材料项目

2017-2018

1

实施阶段

德清县

7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浮法一线技改项目

2017-2018

1

实施阶段

长兴县

8

浙江盛旺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火材料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

2017-2018

1

实施阶段

长兴县

蓄电池产业

14.7

——

——

1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年产3160兆瓦时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项目

2016-2018

7.5

设备订购

长兴县

2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3GWh电动汽车用高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2016-2018

5.5

设备订购

长兴县

3

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年回收3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清洁化再生技术改造项目

2015-2017

1.7

项目试生产

长兴县

其他传统产业

18

——

——

1

湖州三杭蒙特费罗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年产曳引机1万台,导轨、钢丝绳及井道件10.6万吨生产项目

2014-2017

6

项目试生产

南浔区

2

梯友电梯有限公司

年产电梯光幕70万套

2015-2018

2.6

项目试生产

南浔区

3

湖州南浔正奥链条制造厂

年产22万套电梯曳引机及安全导向部件

2016-2019

2.5

二期厂房主体完成

南浔区

4

浙江帝力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年产空调风机电机30万套、电梯开关门电机15万套、曳引机2万套

2017-2019

2.5

主体施工

南浔区

5

浙江科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500万台汽车用电机及总成零部件

2016-2018

2.3

项目开始试生产

南浔区

6

湖州鸿德电机有限公司

年产6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总成项目

2017-2019

2.1

主体施工

南浔区

留言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