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五金产业块状产业经济优势明显,门业、杯业、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等行业集聚度极高,在国内享有盛誉。面对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等数字经济的浪潮,永康市不少企业成为数字制造的“吃螃蟹者”,积极探索流程再造、智能互联、生产协同、体系贯通等新生产模式。
企业探索前行犹如星星之火,政策引导扶持成为强劲东风。近日,永康率先在防盗门、汽车零部件行业试点“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的奖励扶持政策以及相关金融服务。
企业发力产业数字化制造行动提速
浙江德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车身生产车间,从全自动冲压流水线一端进入的钢板在短短几分钟内即被冲压成型,悬挂在车间上空的大型显示屏详细记录着生产计划和生产数据。
“目前,我们的生产车间已经具备智能化生产的雏形,大型终端指挥系统负责管控生产线的工艺、质量、细节以及速度等各个环节,并最终根据整个生产车间的情况,统一调配生产计划。”德昱公司副总经理王健说。
德昱公司智能化改造成效初显
在数字化制造转型的风口,众泰汽车、德昱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踏出了生产数字化改革步伐,在初步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生产线、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通过整体规划、局部试点、强化执行,不断朝建起一套完整的、贯通的数字化制造体系迈进。
汽摩配行业数字化制造推进如火如荼的同时,防盗门行业的数字化制造推进同样不断提速。
9月中旬,省智能智造专家委员会驻永康指导组成员第三次走进钱一塔公司的生产车间,详细调研了企业目前的生产模式,初步形成诊断报告和数字化改造思路。在徐伟自己看来,钱一塔公司的数字化改造的短板在于生产数据采集相对薄弱。
目前,该公司数据采集系统依然较为落后,依靠各个工序操作人员手工记录,最终形成纸质报表,不仅重复、遗漏等差错率极高,与后期的数字制造完全不匹配。“我们计划给每道门都加装一个身份识别系统,专家组给出的意见是在门‘身体’里植入芯片,以此管理、跟踪生产制造过程,生成得以贯穿整个流程的数据体系,方便管理人员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并为售后服务系统提供可追溯平台。”徐伟说。
省智能制造专家指导组成员杨卓峰介绍,目前新兴技术给五金产业的转型带来巨大的机遇,不少企业正在尝试利用新的技术来提升生产水平,将物联网、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其中包括实现预测性维护,大数据分析洞察市场良机,增强数据积淀提升可视化管理能力,等等。
抱团推进行业平台服务帷幕拉开
正如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所说,在数字化制造从“盆景”向“风景”升级的过程中,建设区域行业制造共同体,中小企业将成为整个改革的主体。与大企业不同,缺乏大量技术、人才和资源储备的中小企业想要在数字化制造博弈中站稳脚跟,“抱团思维”不可缺少。
作为全省首批实施“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的防盗门行业,自动化生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加快数字制造进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永康门业体量和规模大,适合发挥集群效应,通过集中研发攻关解决门业制造与管理共性难题,激发企业改造动力,结合平台化服务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门业制造能力,以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研发共同开创门业智能制造新模式。
“目前,我们进一步加快培育具备行业平台化服务能力的企业,引进成熟工程服务公司与推动本地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等多措并举,夯实平台化服务基础。”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永康市杰地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车间内,系统工程师正在编制门面冲压生产流水线的智能指挥系统,该生产线应用了光电感应技术,能够准确读取钢板原料的长、宽、厚度等数据,并根据数据实时调整冲裁以及冲压所需要的压力。
目前,杰地希公司的商业模式正朝着提供行业平台化服务的方面不断开拓,除了供应设备之外,应志敏还将“杰地希”定位成服务提供商和托管运营商。对有成熟技术和管理体系、有能力购置自动化设备的大型门企,杰地希可以提供设备管理和维修、升级等相关服务,形成一种服务托管的战略合作。对部分中小微企业,选择购买成台套设备对他们来说无疑会极大增加其运营成本,技术和管理的欠缺也会限制其后期运维管理。于是,杰地希公司正在尝试建立一套开放性的生产体系,为大型门企供给设备以及运维服务的同时,面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加工托管服务。
“所有的模具以及设备制造都由杰地希公司承担,中小型客户根据市场流行的东西选择一款或者几款,比如,企业需要300樘门,但包含十种花型,每种花型只生产30樘。没有问题,杰地希来提供,这种平台化共享模式同样适合大型企业的非标门生产。”杰地希公司总经理助理吕策解释。
下一步,永康市还将依托省智能制造专家指导组成员单位,优化整合资源,解决行业生产与管理的共性问题,提升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通过提供行业平台化服务,解决门企数字化改造过程中的难题,实现数据上云,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大数据分析后盾。
“提供行业平台化服务,可以有效收集企业生产管理数据,包括订单数据、设备运转数据、人员绩效数据。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提升工艺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此外,通过行业统计数据的横向分析,为行业协会、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杨卓峰说。
多方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托底助推升级
近日,永康“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改造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整个实施过程将分为调研、试点和推广三个阶段。
前期,省智能制造专家组成员将“组团”对相关行业的企业开展深度调研,确定“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的总承包商,制定“一企一线”的改造方案。随后,针对门业、杯业、汽车零部件等不同产业,分行业挑选3-5家企业作为“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一企一线”的改造提升试点,由总承包商建立行业互联网平台,并对试点情况进行评估。
试点期间,永康将与改造提升总承包商共同设立共性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专项经费,开展行业共性技术课题和难题的研究攻关。
“试点阶段,企业可以获得双重扶持,不仅能够得到总承包商提供的相关软件和服务费用减半的支持,还可获得相关项目新增设备、软件、硬件及上云投入50%的奖励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超出部分还可另外享受今年刚推出的工业新政的扶持奖励。”永康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针对企业数字制化造改造项目,浙商银行永康支行还将提供创新金融服务支撑,确保3年内累计投入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项目资金不低于20亿元。
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永康将深入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促进数字化制造逐步向整个行业蔓延。(永康市经信局供稿)